這筆腦波資料得來的過程頗為意外,一名87歲病人因失足跌倒腦出血送醫,急救時多次癲癇發作需即時監測腦波,最後因心臟病發過世,過程中記錄到了近900秒的「瀕死腦波」。
關鍵是,你的表達不能再把你拉回被動姿態,你必須要保持主動: 我們結束了,這沒什麼好商量的,我不想再討論了。」這麼說還是不夠,所以我的話變成了:「你確實很好,但我們不適合。
儘管你的話可能會很不中聽,但是當你想要與一個不願傾聽的人溝通,實際上沒有迂迴和緩衝的餘地。但是把這個詞用到一段執迷的戀情裡,不免有點諷刺。艾略特:第一次試著跟麗莎分手時,我說:「我覺得我們沒必要再見面了。相反地,你只需清晰、明確地說出你想要的,以及如果對方不願意,你將怎麼做。一想到要表達反對意見,她就焦慮不安。
艾略特感到非常自責,他的行為顛覆了他對自己的認識。只要你還願意說話,執迷者是不會放棄爭取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定6月利率按兵不動,結束連續升息步伐,自去年3月以來,聯準會曾連續升息10次,共升息20碼。
也就是說,官員保有7月25日至26日下次集會時決議升息的空間。官員預期今年底失業率從5月的3.7%升至4.1%,低於3月預測的4.5%。但暗示之後仍可能升息,美股主要指數今天多收紅。鮑爾在記者會說,FOMC「幾乎所有成員」都認為今年結束前進一步調高利率是適當之舉。
但官員最新預測顯示,聯準會下半年可能升息2碼,以利經濟降溫、通貨膨脹早日回歸聯準會目標。官員偏好參考的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4月年增率為4.4%,雖低於1月的5.4%,但遠高於聯準會設定的長期通膨目標2%,而且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物價漲勢難以撼動,令決策官員憂心忡忡。
Fed暫緩升息一次,法人:台股拚續強看外資 (中央社)美國Fed決定6月利率按兵不動,但暗示之後仍可能升息,美道瓊指數跌232.79點,其他指數收紅,台股14日小漲21.54點,收在17238.14點,分析師認為,台股有望續攻,但仍須留意外資動作和新台幣走勢。根據最新預測,聯準會官員將今年底核心PCE通膨率預估值從3.6%上修至3.9%。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9.85億元。在勞動市場、民間消費都比想像堅韌的情況下,官員預期今年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1%,優於3月預測的成長0.4%。
新聞來源 聯準會宣布本月暫不升息 去年3月以來首次(中央社) 聯準會利率連10升後觀望 暗示下半年升息2碼(中央社) Fed暫緩升息一次 法人:台股拚續強看外資(中央社) 延伸閱讀 聯準會5月升息恐怕不是最終章,從鮑爾記者會發言為美國下半年經濟局勢把脈 聯準會升息來到尾聲,學者估台灣央行6月按兵不動。自去年3月以來,聯準會迄今已升息20碼,或5個百分點。聯準會決策日另一重點是每季更新的經濟預測,官員上修經濟成長與通膨預測,今年底失業率預估值下修。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一致決議維持利率不變,會後公布的聲明寫道,「這次會議」維持政策利率目標區間穩定,能讓官員評估更多資訊及其對貨幣政策的意涵。
央行理事建議未來升息應以1碼為基礎 聯準會升息1碼後暗示收手,鮑爾重申今年不降息,美股再度收黑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台股14日震盪上漲21.54點,收在17238.14點,成交值新台幣3198.03億元。與3個月前相比,政策利率預測顯著上移。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揚升53.16點或0.39%,收13626.48點。美股在聯準會決策公布後賣壓加劇,之後略有起色。聯準會曾於去年3月及5月分別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及2碼(0.5個百分點),6月、7月、9月及11月連續4次升3碼(0.75個百分點),12月則僅升2碼,今年首次、第二次及第三次會議各升1碼。美國勞工部最近數據顯示,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創2年多來新低,有利於聯準會利率連10升後暫時收手,觀望情勢。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56.08點或1.52%,收3739.75點這個案件對遠在台灣的讀者來說或許比較陌生,但國際媒體對它關切的程度,不亞於戴安娜王妃在1997年因為被狗仔飛車追逐而喪命的新聞,在2007到2008年間曾多次讓英國新聞登上國際版面,而且它在英國彷彿也是個永遠不會被遺忘的重大案件,即使到現在已經相隔16年,大部分的英國人對這個新聞的印象還是十分鮮明。
事件發生後,葡萄牙警方隨即展開調查,卻被認為過程中有許多瑕疵,包括在案發後的12小時黃金搜索期內沒有通知邊界與海上警察,也沒有挨家挨戶尋找瑪德琳,或是調查住在度假村的每一個人,路面交通的封鎖線,甚至到隔天早上距離案發時間大約12小時後的10點才被拉起來。這個懸案至今還能夠有滿滿的討論熱度,我認為有以下四個原因。
根據警方記錄,當時瑪德琳和她的雙胞胎弟妹一起睡在度假村的公寓裡,晚上8:30左右她的父母將他們留在房中,出門和朋友一起去距離公寓大約55公尺的餐廳吃晚餐。當時瑪德琳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大約每半小時會回到公寓查看孩子的動靜,卻在晚上10點左右發現瑪德琳不見了。
一、過程離奇,牽涉到各個歐洲國家間不同的偵辦方式與調查結果瑪德琳是在2007年5月3日的晚上失蹤,而且失蹤的地點不是戶外,而是她們一家人在葡萄牙的度假村的公寓房間裡。我第一次來到英國是2008年,那時就有耳聞有一個轟動全英國,甚至震撼全歐洲的人口失蹤案件:一位英國的三歲小女孩瑪德琳・麥卡恩(Madeleine McCann),在2007年於葡萄牙和家人度假時失蹤,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她,至今還是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當時瑪德琳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大約每半小時會回到公寓查看孩子的動靜,卻在晚上10點左右發現瑪德琳不見了。我第一次來到英國是2008年,那時就有耳聞有一個轟動全英國,甚至震撼全歐洲的人口失蹤案件:一位英國的三歲小女孩瑪德琳・麥卡恩(Madeleine McCann),在2007年於葡萄牙和家人度假時失蹤,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她,至今還是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根據警方記錄,當時瑪德琳和她的雙胞胎弟妹一起睡在度假村的公寓裡,晚上8:30左右她的父母將他們留在房中,出門和朋友一起去距離公寓大約55公尺的餐廳吃晚餐。這個案件對遠在台灣的讀者來說或許比較陌生,但國際媒體對它關切的程度,不亞於戴安娜王妃在1997年因為被狗仔飛車追逐而喪命的新聞,在2007到2008年間曾多次讓英國新聞登上國際版面,而且它在英國彷彿也是個永遠不會被遺忘的重大案件,即使到現在已經相隔16年,大部分的英國人對這個新聞的印象還是十分鮮明。
這個懸案至今還能夠有滿滿的討論熱度,我認為有以下四個原因。事件發生後,葡萄牙警方隨即展開調查,卻被認為過程中有許多瑕疵,包括在案發後的12小時黃金搜索期內沒有通知邊界與海上警察,也沒有挨家挨戶尋找瑪德琳,或是調查住在度假村的每一個人,路面交通的封鎖線,甚至到隔天早上距離案發時間大約12小時後的10點才被拉起來。
一、過程離奇,牽涉到各個歐洲國家間不同的偵辦方式與調查結果瑪德琳是在2007年5月3日的晚上失蹤,而且失蹤的地點不是戶外,而是她們一家人在葡萄牙的度假村的公寓房間裡總體而言,美國防長奧斯丁(Lloyd Austin)的演講相對克制,多談過去這一年來與夥伴以及與同盟的合作成果,雖有對北京行為展開批評,但是語調相對溫和,內容也是點到為止。
而中國此次也出動大規模代表團參加香格里拉對話,並在各場次都有選派解放軍少將或是大校級軍官積極提問,或是針對演講者的論點展開攻擊。中國防長在此展現的自信與強勢,令人印象深刻。
是不是美國在軍艦衝突事件後,發現中國似乎有意尋釁且在香格里拉對話上看不到有意溝通與意圖降溫後,美國的態度也跟著調整了呢? 台海議題被關注,但也有意被降溫 除了李尚福在對話中大提台海議題,還再次重申絕不放棄使用武力外,但此次在香格里拉對話中,也只有美澳加拿大在發表演講時會提到關注台海穩定。此次有登記的與會國家近40國,人數超過600位,在參與的國家數與人員數量都創新高。這個態度的差異,導致不少人得出美國有求於中國以展開軍事降溫,因此美中衝突在未來會逐漸減少的結論。在胡溫時代敬謝不敏的美中G-2提議,李尚福此次則是大力擁抱。
可見大家對於今年這個會議的重視。言下之意,有暗指台海以及南海都是中國領海的味道。
各國學者與官方人士也多在私下主動尋找台灣與會者對談,希望能更知道台海狀況與增加對中國情勢的理解。自制的美國與強勢的中國 由於此次是美中防長都與會的場合,因此雙方的對話與交鋒成為關注焦點。
相對於十年前中國解放軍對美國太平洋司令提到太平洋之大可以容納美中兩國,李尚福現在則是提到世界之大可以容納包括美中以及其他國家在內云云,也再次提到要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美中場域,從太平洋變成全世界。此外,如果注意到美防長奧斯丁在6月3日發表演講,但隨後當美中軍艦於台海出現幾乎衝撞事件後,就再沒看到類似尋求對話的訊息出現。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